鶯歌區舊時稱為「鶯歌石莊」,因北面山脈斜坡翠嵐屹立一大岩石,其形狀似鷹,古稱為鷹哥石,又因鷹與鶯同音,於是改鷹哥為鶯哥,因哥為語助詞無意義,故又將哥改為歌,清代改稱鶯歌石。於民國九年日據時代又改為鶯歌庄,於民國二十九年升格為鶯歌街,於台灣光復後改稱鶯歌鎮。
本區位於大台北區西南方,大漢溪流經東南方,南為桃園台地,地自西南向東北呈坡形而下,全區平地不到三分之一。清朝時,大漢溪的水量非常豐沛,是淡水通往三峽的主要水道,交通頻繁、江帆片片,曾蔚為有名的「大嵙崁溪帆影」。
鶯歌是臺灣陶瓷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。鶯歌陶業創始於清嘉慶九年(西元1804年),是福建省泉州人府吳鞍來臺,到鶯歌大湖兔子坑從事陶事生產。兔子坑現屬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村,日據時期是鶯歌大湖的轄區。因見到桃園台地山麓的黏土適合做陶,因此開創窯業。後來泉州人與漳州人發生衝突爭鬥,因此移至附近的崁仔腳地區。
早期的陶瓷窯爐往往需要建在山坡上,順著山勢築窯。現在的尖山埔街一帶原為一丘陵地形,很適合於早期蛇窯的建築。從此以後,鶯歌的陶業就從尖山開始發展起來,一直到今天,那裡還有許多窯場,而尖山埔街也就成了鶯歌著名的陶瓷老街。
在日據初期日本政府為了控制及輔導臺灣的產業,曾頒佈《產業組合法》,要求各地方相關產業組織「同業者組合」。1921年(大正十年)組織「尖山陶器組合」成立,將陶業的經營管理合理化,個人經營的陶器工廠漸多,但由於地緣關係,新式陶業無論製陶技術和產品,都無法和北投大規模的日資窯場競爭,以致產品流於「粗製濫造」。
鶯歌陶瓷的重大發展是臺灣光復後。因鶯歌在地理上接近經濟中心和廣大消費市場,而成為臺灣陶瓷的工業中心,民國五十年代以後工廠數目逐漸增加,這與民國五十一年,臺灣陶瓷在美國參加(國際博覽會),因此打開陶瓷外銷局面的形式有關。其中,從民國五十年代開始在鶯歌大量生產的衛浴瓷與面磚,正是促使臺灣窯迅速地打開外銷局面的原因,也因此鶯歌開始突出成為臺灣陶瓷生產的中心而被譽為『台灣的景德鎮』。
在1970年鶯歌引進天然瓦斯後,產品品質獲得大幅改善,進而在很短的時間內,即由石陶器產品向陶器的品質發展。配合產品的提升,現代化的技術與機械不斷地引進鶯歌的窯場,使其品質與產能不斷地提高。這種局面使鶯歌陶瓷的發展形成兩個大趨勢。一方面,擁有雄厚資金投資的企業走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機械化生產,產品以餐具陶瓷、建築陶瓷和衛生陶瓷為主。另一方面,未能具有雄厚資金的窯廠則以技術密集的方式經營,產品以裝飾陶瓷、和工作室陶瓷藝術發展。至此,鶯歌陶瓷的發展才達到了現代化與藝術化的境界,為名副其實的陶瓷王國。